快讯:2024年秋季新班招生开始了。北京四中网络班随时见学入学。新增高中课程、HSK5.6级阅读写作、高中生留日课程培训。
情系云南
2006首届旅日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夏令营纪实带队老师吴老师
2006年8月6日至13日,由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日本华文教育协议会主办的首届旅日华裔青少年夏令营在云南昆明举行。参加这次夏令营的营员和领队共60名。报到当天,营员们纷纷从日本、北京、上海、武汉、大连等地乘飞机汇聚到四季如春的昆明,虽然那天的地面温度只有19度,但当我们走下飞机,看到云南人手捧鲜花迎接远方的来客时,就已经感触到了春城那融融的暖意。当晚云南省侨办设宴款待,对参加寻根之旅的营员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这次的云南之行,早已令人心想神往。昆明、丽江、大理、西双版纳、香格里拉;雪山、红土地、石林、滇池、蝴蝶泉、梯田、少数民族……在未到云南之前,这些名字就已经在我们的脑海中不止一次地掠过。石林揽胜
第二天8月7日一早,在云南省侨办2位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在云南省国际旅行社2位热情的导游和2位司机师傅的引导下,营员们驱车奔赴石林。高原的天色是动人的,云彩像漂浮在蔚蓝的大海上的帆船,朝着海港进发。到达石林的时候,已经是中午。我们下榻的石林宾馆就在石林地质公园里面。把行李放进房间,我们便出去游览石林。
石林,以天下第一奇观而闻名于世。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石峰、石柱、石笋、石芽参差错落,直刺青天,显示出一种铁骨铮铮的阳刚之气,远望宛如一片莽莽苍苍的森林。这些被称为喀斯特地质遗迹的石头,千奇百怪,形态万千。他们宛若一件件由大自然这一鬼斧神工雕琢而成的天然艺术杰作,亿万年的岁月在这里凝固成一片片令人遐想无限的石峰:唐僧、悟空、观音、将士,孔雀梳翅、犀牛望月、双鸟度食、雨后春笋、蘑菇之王……听导游介绍说,这些平地挺起的奇峰怪石,原来都是上亿年前汪洋大海的杰作。这些沉积于海底的厚厚的石灰岩,在两次新造山运动过程中,地壳抬升,海水退尽,露出了地面,天长日久的风化雨蚀,石柱彼此间或断裂或揿倒,横叠斜倚,形成了今天这千姿百态的石林。似笋,拔地而起;似蘑,顶天立地。如老夫漫步,若母子携游,这天开异境给予人们清新的美感和浓郁的诗意。我们的导游还诙谐地对女士们说,见过石林,请你不要再相信海枯石烂不变心的誓言,在这里海也枯了,石头也烂了。
刚进石林不久,在那青灰色的巨石和青翠欲滴的草坪之间,身着红色民族服装的妇女们格外引人注目。导游告诉我们,她们是彝族的分支――撒尼族。撒尼族姑娘叫阿诗玛,是吉祥如意的意思;小伙子叫阿黑哥,意为勤劳勇敢的男人。不知不觉中,我忽然发现身边增加了好多阿诗玛,仔细一看,才知道美丽的小阿诗玛和帅气的小阿黑哥竟是我们的小营员们扮装的(见图片1),而她们的妈妈自然不甘寂寞,也纷纷穿上那红色的衣衫,在镜头前将自己婀娜成熟的身影留住。
石林的石径幽深曲折,石林的景色有种怪诞的美丽。在大石林的通道中,我们还看到一块巨石悬卡在两座石峰之间,置于我们的头顶,摇摇欲坠,令人为之悚然。这块巨石叫“千钧一发”,据说是一次大地震震断了一座石峰的头,那断掉的部分就卡在两峰之间。导游说,如果你没有做过亏心事,你就可以坦然地从它的下面走过。大家究竟怀着怎样的心情小心翼翼地走过,便不得而知了。接下来我们还看到了“龙牙”。“龙牙”离地有三米多高,成锥型倒立。如果摸到“龙牙”,就会永远有健康的牙齿。导游的话音未落,几个小营员早被爸爸举起,迫不及待地摸到了龙牙(见图片2)。峰回路转,我们遇到了一条脖子粗一点就无法正常通过,而要深深地弯下腰鞠个躬才能过去的幽径,脖子细长而身材苗条的顺利地过去了,而五大三粗的则在众目睽睽之下尝到了被挡的尴尬。每逢此时,认识的,不认识的,都一起开怀大笑。
随后,我们又游览了小石林。这里林木青葱,地势平坦,显得比较开阔。在茵茵的绿地间奇峰怪石星罗棋布,艳丽的花朵紫的、红的、黄的不时从崖间探出头来,一池清澈的湖水倒映出充溢着诗情画意。我们60名营员和领队的第一张合影便是在这里照的。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在圆形的碧池之旁,有一座石峰,顶端呈淡红,宛若一位身材苗条富有青春活力的撒尼少女。当地人亲切地把它称为“阿诗玛”。它唤起了人们对撒尼族民间叙事长诗女主角阿诗玛的怀念。
图片1
图片2
难忘的捐赠仪式和篝火晚会
傍晚,我们来到了石林县石林镇中心小学。石林镇中心小学是一所彝族学校,身着艳丽的彝族服装的小朋友们在校门吹奏着乐曲,将我们迎进校园。这次拜访石林镇中心小学目的,一是捐赠钱物,小营员们生活在物质丰富的日本,他们没去过中国农村的小学,没看见过农村孩子在怎样艰苦的条件下学习,通过对比来激励小营员们,同时培养他们的爱心。二是与彝族小朋友展开交流,小营员们还不太知道中国除了汉民族以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兄弟姐妹,这次他们可以近距离地接触、互动,与彝族学生结为朋友。
在捐赠仪式上,云南省侨办副主任王冰女士致欢迎词,随后石林县统战部杨副部长、县教育局华副局长、石林镇中心小学张校长以及夏令营领队、日本同源中文学校理事长杨林分别发表了讲话。出发前31名小营员听说云南还有很多生活贫困的孩子,他们特意在日本准备了礼物、捐款以及衣服、被褥,千里迢迢带着这片爱心,郑重地把自己的礼品和捐款送到结伴的小朋友手中。石林镇中心小学的31名彝族小朋友们也把他们以及他们的妈妈绣制的民族包送给了我们的营员。随后,他们手拉着手,在教室里,在校园中,谈笑风生。纯朴开朗的彝族小朋友们向我们的小营员介绍他们的学校,询问小营员们的学习情况;有的小营员则教给彝族小朋友用日语划拳,赢了的一方笑得前仰后合(见图片3);彝族小朋友现场表演空手翻,我们的“才子”李昊练习抖空竹,都赢来了惊叹和掌声(见图片4)。值得欣慰的是,此次参加夏令营的小营员们,大的16、7岁,小的不过6岁,个个会说汉语。学生们还主动交换了通讯地址,表示今后也要经常通信交流。
晚上,我们和彝族小朋友们共进晚餐,在等待篝火晚会的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小营员们还各自邀请与自己结对的彝族小朋友到自己房间休息、畅谈、吃水果、玩耍。后来我听说,一位彝族小朋友怕自己绣的民族包不太理想,执意要把妈妈绣的更精致的民族包送给营员,深夜,这位彝族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骑着摩托车,特意将民族包送过来。如此纯朴的温情让我们小营员和她的妈妈感慨万分。
夜幕低垂,在石林宾馆院内的一处用茅草搭成的寨子里,云南省侨办为我们准备了一场民族舞蹈表演和篝火晚会。除了专业演员为我们表演了精彩的民族舞蹈之外,石林镇中心小学彝族小朋友也放歌劲舞,我们的小营员演唱了2首歌曲,李昊同学表演了抖空竹,家长们也登台献歌。晚会洋溢着热情的气氛。两团篝火燃起,熊熊的火焰染红了半个夜空,染红了舞者的面颊。笑声、歌声飘逸于火海、舞海之中,和着欢快的音乐,大家手拉着手围成两个圆圈尽情地学跳彝族民族舞。优美的舞步,笨拙的模仿,看的,跳的,听的,照的,汇成一个共同的旋律。拍掌跳转,节奏强烈,畅快至极。大家似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当夜晚10点篝火晚会宣告结束时,许多人或许同我一样感到意犹未尽吧!难忘的一天,它留在小营员的梦中。图片3
图片4
茶马古道和大理白族田园风光在游览完阿诗玛的故乡――石林、与石林镇中心小学的彝族小朋友们共同度过了难忘的篝火晚会后,第三天8月8日早晨,我们从石林返回昆明,前往大理。路途中,经过一个名为“七彩云南”的地方,那是专门介绍茶马古道和供游客购物之处。观光巴士驶入七彩云南,七座金碧辉煌的三角形傣族建筑和一池碧水映入营员们的眼帘。那宛若泰国宫殿式的建筑倒映在池水之中,充溢着异国风情,让人为之一振。
我们来到庆丰祥茶艺馆,一进展厅,形状好像一个个大南瓜似的金瓜沱茶便引起了小营员们极大的好奇,接着满墙的福字、十二生肖、孔雀开屏、老寿星等黑褐色的用普洱茶压制的茶砖令人目不暇接。展厅里展示着各种各样的饼茶、砖茶、沱茶、散茶以及进贡给清朝廷的名贵普洱茶,还有茶票、用骡子和马驮运普洱茶的茶马古道线路图,这里简直就是普洱茶的博物馆,将我们带进了一个陌生的茶的世界,让小营员们大开了眼界。就连我们大人都不太知道的茶马古道是唐代以后,特别是清朝光绪年间至民国时期云南人把普洱茶经昆明、西藏、运送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古代重要的贸易通道。“山间铃响马帮来”,正是马帮们翻越座座高山、道道峡谷,行进在崎岖逶迤的路上的真实写照。小营员们有机会接触到茶叶的历史,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在茶室,导购小姐为我们介绍了普洱茶具有保健功能,还为我们沏了三年普洱茶以及田七花茶让我们品尝。小营员们兴致盎然地一杯接一杯地喝茶、闻香,还挺像那么回事似的。听说普洱茶在降脂、降压,去脂减肥等方面有效,货架上的普洱茶、田七花几乎被小营员的妈妈们一抢而空。
在七彩云南吃过午饭,我们又踏上了去大理的路程。从昆明到大理,走的都是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的路况虽然很好,但是由于地处高原、空气稀薄,汽油不能完全燃烧,因此车跑不快,满载着巨石和木材的卡车,在高速公路上就像牛车一样一点一点地向前拱。我们乘坐的观光巴士,每小时车速也不能超过80公里。到达大理的时候,已经是晚上7点了。在车上的那段时光,营员们有的睡觉,有的凭窗远眺。无论是那连绵起伏的山峦、漫山遍野的绿色植被、富有多种有色金属的红色土壤,还是那路边闲散着的农家村落、扛着锄头走路的少数民族妇女,还是那缓缓流淌着的时间,都令人感到惬意的美。
接近大理的时候,眼前的风景变了。白族的民居,青瓦白墙,雕梁画栋;一池池荷花塘里开着朵朵粉色的荷花。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所描绘的美好清纯的意境自不必说,周敦颐的《爱莲说》中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佳句亦在脑海间一掠而过,我想起不久前一位日本友人偶然中说起的一句话:别的花几乎都是先开花后结果,唯有荷花在开花的同时却悄悄地结下了它的泥藕。崇尚白色的白族人,他们的青瓦白墙,荷花塘以及小小的尖尖木船,在我们面前展示着一幅中国云南特有的恬静祥和的田园风光。我深信,这美而自然的农家风光一定会悄悄地印在我们这些生活在现代化都市里的小营员们幼小的心中。高原明珠洱海和神奇的蝴蝶泉
第四天8月9日,在大理白族2位导游的陪同下,我们径直来到大理港。乘坐杜鹃号游船,游览了洱海这一高原上的明珠。洱海,是云南省的第二大淡水湖。
早就听说,苍山的雪和洱海的月是大理的著名景观。这一天,天有些阴沉沉的,坐在甲板上,眺望远处云雾缭绕的苍山和近处清澈平静的洱海,似乎令人感到一丝寒冷。然而游船的包间里却是热闹非凡。上了杜鹃号之后,大部分营员留在2个包间里,有唱卡拉OK的,有玩牌和麻将的,有看中文杂志的,还有看漫画的,一个个兴致勃勃。
船上我们还欣赏了白族歌舞、品尝了白族的三道茶。这三道茶是一苦二甜三回味。第一道茶苦,好像是劝年轻人要吃苦创业。第二道茶甜,仿佛苦尽甘来、事业有成的中年人。第三道茶令人回味,是茶里有乳扇、桂皮、花椒等物,喝起来苦麻香软,让人回味无穷,宛若一个一生勤奋而没有虚度年华的老年人坐在竹椅上回首人生。白族这三道茶寓人生于茶道,让我们的营员们从小小的三杯茶中管窥到白族的文化和人生观。
杜鹃号游船中途两次靠岸停泊。一次停泊在一个叫小普陀的小岛上,在这块巴掌大的岛上挤满了游客和小贩,有卖油炸小鱼串、鲜虾串和灼小虾的。营员们买了些尝尝,味道蛮香的。大概这些鱼虾都是洱海的恩惠吧!第二次是停靠在南诏风情岛。岛上风光旖旎,水天一色。登上岛屿就看到了一组群雕,那是传说中的沙壹母和她的10个儿子,她被尊为云南各民族的先祖。
下了杜鹃号游船,等待我们的就是那令人心想神往的蝴蝶泉了。蝴蝶泉因徐霞客的游记和郭沫若的诗篇而著名,更因电影《五朵金花》而广为人知。白族导游告诉我们,白族姑娘叫“金花”,小伙子叫 “阿鹏”。在白族人心中,蝴蝶泉是象征着爱情和忠贞的泉。雯姑和霞郎为了坚贞的爱情双双跳潭的传说至今仍为白族人传颂。每年蝴蝶会,金花阿鹏们要到这里,“丢个石头试水深”,对歌找到自己的意中人。
蝴蝶泉的神奇在于它的泉、蝶和树。每当春末夏初,农历四月十五,也就是蝴蝶会时,成千上万的蝴蝶从四面八方飞来交尾,在泉边漫天飞舞。无数蝴蝶还钩足连须,首尾相衔,一串串地从大合欢树上垂挂至水面。五彩斑斓,蔚为奇观。可惜,由于对自然环境保护不佳,这样的奇观几十年前就已经看不到了。如今的蝴蝶泉是嵌在苍松古柏中的一潭青绿色的泉水,大约50多平方米,泉水清冽剔透,池底碎石白沙闪烁着银色的光斑。池水四周围着大理石护栏。蝴蝶泉地西北角上有一棵苍劲的合欢古树,枝叶婆娑,树荫遮天蔽日,横跨泉上。在蝴蝶泉的下面,有一处用流淌的泉水洗手的地方。导游说,洗第一把手会有健康运,洗第二把手会有财运,洗第三把手会有桃花运,洗第四把手就什么都没有啦。一位营员幽默地说,我已经洗了七把手了,把家里人的份都洗出来啦!别的营员到底洗了几把手呢?
我很庆幸能够一堵蝴蝶泉的风采。因为不到蝴蝶泉,我们的营员怎么能看到这么神奇而美丽的景色?怎么能听到那么凄凉而美好的白族传说?又怎么能见到那么热情而靓丽的金花阿鹏呢?令人沉醉的丽江和纳西人神圣的雪山
第五天8月10日一早,纳西族的2位导游胖金妹和胖金哥(纳西族年轻男女的爱称)加入了我们的行列,带我们来到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丽江古城地处云南省偏远山区,千百年来,它就像一颗埋在深山里的明珠鲜为人知。纳西族人,就世世代代生息在这里。前一天在即将到达丽江的车上,导游曾经介绍纳西族的传统是女人从事户外劳动,养活男人。而男人只要做好“琴棋书画烟酒茶”这七件事就足以了。这不是纳西族男人懒,而是纳西族男人要负责传承被称为活化石的纳西古乐和东巴文。这样的纳西文化已经够令人新奇的了,而丽江古城更是一处深藏着神韵和灵气、充满了诱惑、令人为之心动和沉醉的地方。
“家家溪水绕户转,户户垂杨赛江南”。 古城依山而建,小桥流水、古巷老屋、绿柳红灯,不似江南,胜似江南。丽江的神韵和灵气仿佛就来自于它的流水。雪山上融化了的雪水穿堂入户,潺潺流淌,漫不经心地向游客炫耀着古城水的文化。千百条水流,勾勒出古城的骨骼,充实着古城的灵魂,弹拨出古城的乐章。
丽江古城历史上曾是茶马古道的各路商客聚集交易的地方,而今古城中的店铺和客栈鳞次栉比,古香古色的建筑里出售着蜡染绣品、东巴布艺、翡翠银器、木雕字画、箱包挂件、小吃咖啡……到底古城内有多少家店铺,谁也没有数过。不,是无心去数。琳琅满目的商品诱惑着游客,让你心甘情愿地把钱掏出来的就是丽江古城中的店铺。一只只的牦牛皮包,一件件的玉石首饰,一个个刻着东巴文字的小饰件,一条条的民俗围巾,一个个的葫芦丝,营员们的钱似乎都花在了丽江。
下午,纳西族导游带着我们游览了距古镇15公里的玉龙雪山。玉龙雪山是纳西人心中的圣山,是纳西人世代流传的民族大英雄和保护神“三朵”的化身。途中,在三面环山的平坦辽阔的甘海子高原牧场,可以看到玉龙雪山拔地而起,峰顶终年积雪,蔚为壮观。玉龙雪山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是继香格里拉的梅里雪山之后的云南第二高峰。坐完小索道,再沿着林间铺设的唯一的一条栈道走上10来分钟,营员们便来到了扇子陡的半山腰云杉坪。云杉坪是海拔3200多米高的高山草甸。在这里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宛若玉屏、高耸入云的雪山。那天虽说风和日丽,但主峰云雾缭绕,始终没有一展它的雄姿。营员们纷纷换上纳西族的民族服装在这里拍照留影。
下山的时候,遇见一条幽深的山谷,谷中有一条清溪,叫白水河。溪水源于四五千米高处的冰川雪原融水,清冽冰凉,一头头牦牛悠然地在溪水间踱着步子。
傍晚返回丽江,观赏完一场《丽水金沙》大型民族服饰、民族风情舞蹈后,部分营员又来到灯火辉煌、游人如织的丽江古城。有的继续购物,有的去品茶,有的去泡吧对歌。与北京、上海、大连、阳朔的酒吧街不同,丽江的酒吧是以对歌而闻名的。此刻的酒吧街一反白日的闲静,红灯高挂,流光溢彩。楼上窗边,溪旁椅上,到处是浅盏高聆的人群;街对面,酒吧里,到处飞扬着游客与纳西少女、游客与游客的对歌声。少数民族能歌善舞是出了名的,尤其是年轻的姑娘们天生的一幅好嗓子,甜美,清远,婉转,流畅;没有她们对不上来的歌。游客们的歌声虽然五花八门,却也热情奔放。就连我们几个营员和领队也不知不觉被卷入了对歌的浪潮。至今“呀索,呀索,呀呀索”那逗引对方对歌的声音还回荡在营员们的耳边,还引起营员们对纳西人美好生活的眷恋。纳西人的净土玉水寨和文献名邦大理
第六天8月11日,我们驱车来到玉水寨。在丽江古城的时候,我们就听导游介绍过,纳西宗教是兼容并蓄的,纳西人把佛教、藏教放在比自己的东巴教更高的位置上,以求和谐幸福的社会。而玉水寨则是东巴教唯一的一块净土,是纳西人祖祖辈辈祭拜玉龙神山的地方。
进入山寨,首先看到的是“神泉三叠水”。泉水宛若瀑布,静静地从山上倾泻而下,而瀑布下又形成一个新的水潭,就这样依次折成三大叠,仿佛一面面镜子,映照着整个玉水寨的美丽。碧绿的水中金黄色的虹鳟憨态可掬地游弋。有的小营员听导游说是虹鳟,便追着我问,虹鳟在日语里叫什么呀?我告诉他们,叫鱒(masu),在日本也是很高贵的鱼呢!
溯水寻源,我们来到浓荫深处,寻到了神泉的源头。源头的潭边上伫立着两棵千年古枫,虬枝盘曲,枝叶婆娑,传说是纳西族的守护神。树枝上挂着五彩缤纷的布条,据说树下便是东巴祭祀的地方,纳西人在这里烧上一柱香,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树根下泉水汩汩而出,剔透晶莹。据说喝了这泉水,就能得到纳西族守护神的保佑,一身富足安康。小营员们纷纷用木瓢取一瓢清泉喝下,心中也在拜托纳西族的守护神给与保佑。
玉水寨中还有纳西壁画和东巴文教室。绿草丛中闲散地点缀着嫩粉的、橘红的、娇黄的、淡紫的、浅蓝的高原野花。粉色的沾满了露珠羞涩地打着朵,紫色的在浅浅的清泉中挺立着细长的花茎。远处云遮雾绕的群山、一望无际的高山草甸,近处如镜的潭水、水中游弋的虹鳟,玉水寨就是这样一片纳西人崇尚自然的净土,就是这样一幅万籁俱寂、自然和谐的画卷。它怎能不唤起营员们对大自然的深爱之情呢?
怀着恋恋不舍的眷情,告别纳西族导游,营员们又驱车返回被誉为文献名邦的大理。途中游览了崇圣寺三塔和大理古城。崇圣寺背靠苍山、面临洱海,是唐宋时期南诏、大理国的皇家佛寺。古寺毁于清咸丰年间,我们看到的崇圣寺是2004年重新修建起来的。而崇圣寺山门前的三塔则是唯一的一组唐代古建筑。多少年来,崇圣寺三塔都是大理的象征。从三塔倒影公园眺望三塔和水中的塔影,一潭碧水中倒映出蓝天、白云、绿树、黄塔,美得令人叹为观止。
傍晚我们还来到了大理古城。大理古城建于明代,如今多数建筑已经荡然无存,除了南北城的部分城墙之外,其它的都是后来重建的。古城中清一色的青瓦坡顶屋面,鹅卵石堆砌的墙壁,青石铺就的路面,一派古朴风貌。古城中民居、老铺、作坊相联,出售着大理石制品、白族扎染、缅甸玉饰等等。春的名字是昆明
第七天8月12日清晨,吃过早饭,我们从大理返回春城昆明。中午时分,营员们游览了昆明市郊的西山森林公园。前几天,从石林经昆明去大理时,曾经从远处眺望过西山。它峰峦连绵,宛若少女仰卧于地,头、胸、腹、腿部清晰可见,所以人们又把它称为睡美人。
乘坐索道上山,脚下西山,森林茂密,郁郁葱葱。五百里滇池碧波粼粼,一览无遗。琉璃飞檐、雕梁画栋的古刹殿宇华亭寺、太华寺、三清阁,掩映于西山茂林修竹深处。龙门处于刀削斧砍般垂直的峭壁之上。导游说,游西山,要三摸一看:一摸龟蛇去灾祸,二摸财神发财多,三摸龙珠身康泰,四看滇池乐呵呵。我们的小营员啊,听了这话,便不停地摸呀摸,摸了龙门上的龙珠,摸了财神,摸了玄真武殿外的龟蛇,摸到后来,竟连垃圾箱也摸了起来。
滇池岸边的大观公园,与西山森林公园隔水相望,是昆明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据介绍,大观公园中主要的建筑大观楼以及清代名士孙髯翁撰写的180字“古今第一长联”都是极为有名的。我们去的时候,正值荷花节。满池的荷花荷叶或浮或立,密密层层,微风徐来,清香四溢,更给人以快意。林荫道两旁,还有高大的龙竹、飘香的桂花、海棠、垂柳。月季花、杜鹃花、康乃馨、百合花、天堂鸟、满天星、蝴蝶兰、紫罗兰、郁金香们开的非常鲜艳,难怪人都说昆明是花的海洋。
下午,我们还来到民族博物馆参观。可惜,我们来的有些晚了,馆内的工作人员带着我们参观了一个展厅,展厅里集中展示着全国55个少数民族的服饰。小营员们个个兴趣盎然。。
晚上,昆明市侨办副主任徐昌明先生代表云南省侨办设晚宴招待全体营员。日本华文教育协议会会长吴智深先生特意从东京赶来参加晚宴,并对云南省侨办盛情邀请、接待“首届旅日华裔青少年云南行夏令营”的60营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还表示这种规模的夏令营,将来还要继续搞下去。小营员中年龄最大的郝竞同学代表全体营员发言:
“我是这次参加夏令营活动中年龄最大的营员。这次活动,使我了解到中国云南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他们的文化生活,我还学到了几句少数民族话。比如,再见,纳西话叫“泪多多”;白族话叫“白优白优”。谢谢,纳西话叫“九杯水”;白族话叫“那为你”。我们参观了少数民族学校,他们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大家手拉手进行了很长时间的交流和对话。晚上的篝火晚会、精彩而有特色的表演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听说在中国的农村还有很多比较贫困的地区和小学生、中学生,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们希望今后也能去那些地方走走看看,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并提供一些可能的帮助和支援。最后,感谢大使馆给我们提供了这个很好的了解中国的机会。”
郝竞的话道出了我们的心声。7天的夏令营虽然已经结束,但云南的一山一水,一人一物,一景一情,都留在了营员们的心中。感想云南
我们的营员大多生在日本、长在日本,小营员都是第一次来云南。通过这次夏令营,他们领略了秀美的大理、不可思议的石林、古风依存的丽江;了解到了55个少数民族,亲身体验到了少数民族的生活和风俗,对少数民族有了一个崭新的印象。7天的夏令营,还使营员们对祖籍国加深了认识,对云南有了一个初步的的了解。切身感受到中国的美好和辽阔,更体会到祖国对海外华人子女的关心和爱护。回到日本之后,不少同学或通过作文,或口头抒发了自己的感想:一位有着4分之1彝族血统的学生表示,以前也去过昆明的一些景点,但这次又一次回到父母的故乡,觉得这里的一切都很新奇,开始对云南的人文感兴趣。对他来说,夏令营最大的收获就是准备回去好好学习中文。另一位年仅6岁的女孩说他对少数民族的服饰非常感兴趣。还说下次要带爸爸和妹妹一起游览石林。另一位女孩说,石林镇中心小学的小朋友们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长得可爱、漂亮,性格开朗活泼。一位胖乎乎的男孩也说,他结的对子很详细地为他介绍了学校设施、学习内容和学生人数,还一起玩划拳,感到云南人很亲切善良。夏令营里年龄最大的女中学生,说自己原来不太喜欢主动与别人讲话。但云南人特别是少数民族热情、开朗、温和的性格很值得她学习,在少数民族的感染下,她变得开朗起来。一位来自大阪的学生也表示,自己以前只是在家里讲汉语,没有学过中文。回来后想到中文教室去学习。众多的学生都表示篝火晚会给他们的印象最深,最开心。还纷纷表示明年还要参加夏令营。“如果有机会,明年我还想参夏令营。”
我们相信这次夏令营活动意义一定是深远的,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学习中文的积极性,而且使他们认识了、感受到了、热爱上了祖籍国。再见了,云南!